工业冷却水塔是工业生产中用于冷却循环水的核心设备,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热交换将生产过程中吸收了热量的循环水降温,使其能重新回到生产线(如化工反应釜、发电设备、机床等)中重复使用,从而节约水资源、降低生产能耗并保障设备稳定运行。

工业冷却水塔的降温过程依赖两种核心散热方式,且以蒸发散热为主(占总散热量的 70%-90%),具体流程如下:
热水分布:从生产设备排出的高温循环水(通常 40-50℃),经水泵输送至冷却塔顶部的布水系统(如布水管、喷头),均匀喷洒在下方的填料层(冷却塔的核心换热部件)上。
水膜形成与散热:热水在填料层的蜂窝状 / 波纹状结构表面形成薄薄的水膜,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;同时,冷却塔底部的风机(强制通风型)将外界低温空气(通常 25-30℃)从底部吸入,向上穿过填料层,与向下流动的水膜逆向接触。
蒸发散热:部分热水在空气接触过程中蒸发为水蒸气,吸收周围水体的热量,使剩余热水温度显著降低(蒸发 1% 的水可使水温降低约 6℃)。
对流散热:空气与水膜之间存在温度差,热量通过热传导和对流从水体传递到空气,进一步辅助降温。
冷水回收:降温后的冷水(通常 30-35℃)落入冷却塔底部的集水池,再经水泵送回生产设备,完成一次循环;而携带水蒸气的湿热空气则从冷却塔顶部的风筒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