闭式冷却塔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对于设备稳定运行、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。

现在就来看一下闭式冷却塔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有哪些?
一、日常巡检(每日 / 每班)
运行状态观察
温度监控:检查进出口水温、环境温度,确保温差在设计范围内(通常为 3~5℃),若温差异常增大,可能是换热效率下降或管路堵塞。
压力监测:观察系统水压是否稳定,压力骤降可能提示管路泄漏或水泵故障。
风机与水泵运行:听运转声音是否正常,有无异响或振动过大(可通过红外测温仪检测电机温度,一般不超过 70℃)。
水位与水质检查
补水箱水位:确保水位在设定范围内,缺水时及时补充(避免直接使用硬水或含杂质水源)。
水质目测:观察循环水是否浑浊、有杂质或油污,若水质恶化需及时排污并分析原因(如换热器泄漏、填料污染等)。
管路与阀门检查
查看管道接口、阀门是否有漏水、松动,重点检查法兰连接处和焊缝。
确认电动阀、电磁阀开关是否灵敏,压力表、温度计等仪表是否正常显示。
二、每周 / 每月维护
清洁与杂物清理
风机与风扇罩:清除叶片及罩内的灰尘、杂物(如树叶、昆虫),避免影响风量或导致风机不平衡振动。
布水器与喷嘴:检查布水器旋转是否顺畅,喷嘴是否堵塞(可用高压水冲洗或用细铁丝疏通),确保淋水均匀。
填料表面:清理填料上的悬浮物(如藻类、泥沙),避免堵塞水流通道,影响换热效率(轻度污染可用水枪冲洗,重度污染需化学清洗)。
水质管理
水质检测:每月检测循环水的 pH 值、电导率、浊度、微生物含量等指标,根据结果添加水质稳定剂(如缓蚀剂、阻垢剂、杀菌剂),控制结垢和腐蚀。
排污与换水:若水质指标超标,需排污并补充新水(建议采用软化水或纯净水),换水时可清洗集水盘底部的沉积物。
设备润滑与紧固
转动部件润滑:对风机轴承、水泵轴封等部位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(脂),减少磨损(注意不同品牌油脂不可混用)。
螺栓与连接件:检查各部件螺栓是否松动(如风机底座、水泵联轴器、管道支架),及时紧固防止振动加剧。
三、季度 / 半年维护
深度清洁与防腐处理
换热器管束:拆开端盖,用专用清洗剂(如中性除垢剂)循环清洗或机械通管,清除内壁结垢和锈迹(严禁用强酸强碱损伤不锈钢管束)。
集水盘与水箱:彻底排空积水,清理底部淤泥和杂质,检查内壁防腐涂层是否破损,及时补涂(避免金属腐蚀穿孔)。
填料拆卸清洗:若填料污染严重,可整体拆卸用清洗剂浸泡后冲洗,晾干后复位(注意填料安装平整度,避免水流偏流)。
电气系统检查
线路与接头:检查电机、控制柜线路是否老化、松动,接线端子是否氧化,及时更换或紧固。
绝缘测试:对电机、水泵进行绝缘电阻测试(用兆欧表),确保绝缘性能符合要求(一般不低于 0.5MΩ)。
控制系统功能测试:校验温度传感器、压力开关、液位控制器等自动控制元件的灵敏度,模拟故障工况测试连锁保护功能(如超温报警、水泵启停联动)。
风机与水泵性能评估
测量风机转速、风量是否达标,检查叶片角度是否一致(可调叶片需校准角度,保证风量均匀)。
测试水泵扬程、流量是否符合设计值,若性能下降需检查叶轮磨损情况或清理吸入口滤网。
四、年度大修与专项维护
全面性能检测
委托专业机构对换热器进行耐压试验(如水压测试),检测管束是否泄漏或腐蚀穿孔。
评估冷却塔整体热效率,对比设计参数与实际运行数据,分析性能衰减原因(如填料老化、风机效率下降)。
关键部件更换
易损件更换:定期更换风机轴承、水泵机械密封、填料(使用寿命一般 5~8 年)、喷嘴等损耗件。
防腐升级:对钢结构支架、集水盘等部位进行除锈和重新涂装(如环氧树脂漆),延长设备寿命。
密封件更新:更换管道法兰、换热器端盖的密封垫片,防止老化泄漏。
系统优化与改造
根据水质和运行工况,升级水质处理设备(如增加全自动加药装置、反冲洗过滤器)。
若设备老化严重,可考虑更换高效节能型风机、水泵或升级控制系统(如变频调速、物联网监控)。
五、特殊场景维护建议
冬季停机保护
非连续运行时,需排空管道、换热器及集水盘内的存水,防止冻裂(可添加防冻液或采用电伴热保温)。
关闭风机电源,用防护罩覆盖电机和风机,防止雨雪侵入。
高湿度 / 高温环境
增加杀菌剂投加频率,抑制藻类和微生物繁殖。
定期检查填料支撑结构的稳定性,防止因长期湿热环境导致变形或坍塌。
多尘 / 污染环境
缩短清洁周期,加强进风口滤网的清理(可加装预过滤装置)减少粉尘进入塔内。
维护记录与管理
建立详细的维护台账,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、内容、更换部件型号、水质检测数据等,便于追溯设备状态和预判故障。
培训操作人员掌握基本维护技能,制定应急预案(如突发漏水、停电处理流程)确保故障及时响应。